最近好像太关心上半身了,写了好多内搭和夹克。是时候来写写下半身了。
有一款经典百搭、永不过时的裤款,它可以搭配粗犷的工装、优雅的绅士西装、时尚又时尚的街头潮牌。它就是卡其裤。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经历过时代多重演绎的卡其裤,最开始其实是军品出身。
卡其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46年。当时大批英国军人驻扎在印度殖民地,印度本来就很湿热,再加上英军的传统制服是红色羊绒夹克和白色裤子,就更热了。还容易在战争中暴露目标。
于是,一个叫Harry Burnett Lumsden的英国陆军准将,采用斜纹棉布设计出了一种宽大裤子,并从咖啡、烟草、茶树叶等植物中提取液体作染料,将衣服染成了黄褐色,与大地混色,易于在作战时伪装,被印度语称为“khaki卡其”。这便是卡其裤的前身。1902年,英国军队正式将卡其布军服作为官方制服,称为“来自大地的财富”。
因卡其裤的出身充满了冒险精神,逐渐成为英国探险者和贵族的首选裤装。并从印度流行至全世界。
美西战争期间,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军穿的也是卡其裤,不过当时他们管卡其裤叫斜纹棉布裤,后来士兵们将这种裤子带回了美国。因卡其棉布来自中国,当地人称这种裤子为“Chinos”,在西班牙语中是“中国”的意思。
补充一个知识点,现在人们常常争论Khakis和chinos是否代表同一种裤子,是一种。只是英军和美军的不同叫法罢了。
1937年,美军正式批准卡其裤代替普通马裤,作为军队裤装使用于温暖天气时的军队驻军和野外作业。
顺便再为古着爱好者补充一个知识点,以便根据设计分辨年份。1938年以前的军用卡其裤,因野外作战需求,采用的面料更加厚实耐磨。裤装车线采用双针埋夹工艺,加强了坚实耐穿程度。但当时这种缝纫车机并不普及,只有军方卡其裤是这样的。
1941年,随着战争规模扩大,士兵人数增多,这种高品质的卡其裤供不应求。出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考虑,开始采用单线或打边工艺完成。(双线裤款仍然生产,只不过量少)
但单针线的卡其裤有个缺点,缝纫线容易爆裂。动作一大肌肉就能把裤子撑破,这对整天操练的士兵们来说,太不实穿了。于是军方三次加宽了裤坐,最终定版确认为军规号6-254的裤款。双针埋夹做工,高质量金属扣,重磅高密纯棉纱卡斜纹面料制作而成。高腰阔腿设计,挺阔有型。
6-254成为卡其裤历史上经典的裤装之一,也是很多复古爱好者钟爱的裤型,俗称为“高腰阔”。
1942年春,美军又加上了防风板,防止有毒气体通过纽扣封闭区域进入体内。这款卡其裤被命名为“Special Khaki Cotton Trouser”。而之前叫做“Khaki Cotton Trouser”。
1942年夏,人字斜纹作战服取代了卡其制服。设计为绿色,面料强度更好,更大的口袋容量方便作战。虽然人字斜纹制服被广泛运用在热带作战使用,但卡其裤仍被保留下来作为服务制服。
1945年二战结束后,库存卡其裤销往民用市场。由于卡其裤带有较少的“军事”特征,休闲舒适、好搭配,无论是退伍军人还是普通人,都十分喜爱这一设计,常常穿着卡其裤出席各种场合。
一件宽松休闲衬衫、一条卡其裤,就是当时典型的美式风格着装。
尤其是50到60年代,Ivy style常春藤风格盛行,卡其裤作为Ivy style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,站上了潮流之巅,自此流行从未衰退。
那个时代,美国的贵族学府,常春藤的学生们厌倦了古板的西装革履,想要更舒适的风格。但对这些名校绅士来说,牛仔裤不够正式,因此卡其裤就成为了首选。再搭配一件西装外套,休闲不失稳重。
当时很多工薪阶层都在穿卡其裤,不过,Ivy style的卡其裤版型一般为上宽下窄。为了保持绅士形象,裤子上都会有中褶折痕,以示工整。
推荐阅读:苹果7p和8的区别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